发布时间:2025-01-10 16:51:25 来源: sp20250110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新时代新征程,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原则、实践经验和实践路向,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新时代文化建设新局面新气象的重要前提。
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典作家们在对社会物质生产实践过程展开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社会文化关系寓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之中,是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同时,社会文化一经形成,便会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社会文化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落后的社会文化阻碍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即社会文化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实践,从而展示出社会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物质力量。此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刻阐释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资产阶级主导的物质生产过程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不仅停留在强迫劳动、攫取剩余价值等物质层面,还上升到文化控制、资本逻辑输出等精神层面,进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于我们分析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新形式,把握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指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持续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顽强抗争的岁月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全民族以强大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滋养,对中华文明的坚定信念铸就了中华儿女“中国不会亡”的坚定信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寻中国革命之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华文明迎来了蓬勃复兴的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实践中贯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出发,将文化建设置于治国理政的关键位置,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明互鉴”的实际行动有效抨击西方“文明冲突”的错误论调。
“两个结合”的提出与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方法论的重大创新,其根本目的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现实应用力。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第一个结合”是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符合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重大抉择。“第二个结合”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个结合”的价值内核,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实践的眼光看问题,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根本性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结合的范畴,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阐释空间,极大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成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二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历史实践成就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以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坚持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定传播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文化工作方法和思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提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使之成为满足中华民族自身革命需要,彰显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力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明确作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的准确判断,并根据“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面临“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机遇,我们党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建蓬勃有序的文化产品消费市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深入总结和汲取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经验,在统筹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寻找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力和贡献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趋严峻的斗争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开展网络空间治理。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们全面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底气。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发出全球文明倡议,积极搭建促进各国文明平等交流的国际合作平台,注重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向世界贡献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是对新时代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践的理论凝结和升华表达。实践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这一重要思想立足于时代又引领时代,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必将随着时代发展和实践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指导我们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在科学研判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基础上,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一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仅有深邃的观点、战略的谋划、科学的部署,还教给我们正确的立场、管用的方法。要全面学习领会,既准确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提法,又加强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吃透基本精神,领会核心要义,明确实践要求,做到学有所悟、融会贯通,切实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弘扬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实干热情,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去,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准落实落细。善于运用这一重要思想解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的各种矛盾问题,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契机,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培育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以文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凝聚起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实践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三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畅通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渠道,用好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典型代表的多边合作平台,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向世界各国充分展示中华文明内在蕴含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不断优化国际传播话语,让世界人民“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同时,广泛汲取世界各国文明演进的宝贵成果,积极发出全球文明倡议,主动回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难题,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实际行动中展现中国的大国形象。
思想与时俱进,文化代代传承。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生成,并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积极应对来自社会文化领域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作者:曹东勃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吕小宁系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光明日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