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21:54:49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阜新12月14日电 题:彰武治沙精神的背后:“我就不信这治理风沙,比打仗还难!”
作者 王景巍
“‘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这就是彰武治沙精神!”在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教室内,青年女教师刘莹正在为学员们动情地讲述着。
治沙精神的传承者刘莹,传承先辈治沙护林的精神。辽宁省阜新市委宣传部供图“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过往对彰武风沙的普遍描述。彰武县紧邻科尔沁沙地南缘,历史上沙化土地面积曾占全县总面积的96%,是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
几十年前,这里一年365天中有240天在刮风,漫天黄沙只需两小时就能掠过辽河平原。每逢冬春两季,这里沙尘滚滚,遮天蔽日,流沙吞噬农田、牧场,埋没房屋,阻塞交通。
更为严峻的是,彰武境内最南端的流动沙丘距离沈阳市直线距离不足100千米,沙借风势,时刻威胁着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防沙治沙科研机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沙地所前身,以下简称“固沙所”)在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镇设立试验站,彰武也由此成为我国科学治沙的起点。
1953年,东北人民政府号召大规模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时任辽西省义县县长的刘斌,成为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开始了几十年的固沙造林生活。而刘莹,正是刘斌的重孙女。
据刘莹介绍,在那个时候,章古台镇“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为了像一棵树一样让自己的根牢牢握住这片土地,刘斌说服妻子、带着孩子举家搬迁到章古台。
刘斌是从抗日战争烽火里走过来的,性格里很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韧劲儿。他觉得我做一件事,就要干到底,刘斌说“我就不信这治理风沙,比打仗还难”。
来到章古台镇第二天,狂傲的风沙就给刘斌“上了一课”——清晨,刘斌的房门被流沙堵死。他的同事从窗户爬出,用铁锹把门口的沙堆铲走。刘斌推门走出来,只说了一句话:“黄沙正向我们挑战呢!”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刘斌带着同事们满怀战天斗地的勇气和人进沙退的毅力,开启了阻击黄沙的艰辛历程。每天天不亮,他们就来到沙丘上开展试验,可地里刚播完的种子,不到半天就被风吹走;即便长出小苗,也很快被沙掩埋。
试验、失败、总结经验、再试验……刘斌等人在科尔沁茫茫沙海中不断寻找,终于发现了能够在沙地生存、有着强大的防风固沙能力的灌木植物。
以3间土房为住处,他摸索出“以灌木固沙为主,人工沙障为辅,顺风推进,前挡后拉,分批治理”的一整套治沙护林方法。将原本在寒温带的野生树种——樟子松,硬生生南移了8个纬度,落户地处温带的彰武,创造了中国沙地造林的奇迹。填补了我国灌木固沙史的空白,终于使白茫茫的流动沙丘逐步固定下来。
彰武治沙,创造了中国沙地造林的奇迹。阜新市委宣传部供图1990年,刘斌临终前说:“把我埋在章古台的林子里,永远当个护林员。”受父辈感召,刘斌的儿子刘秀森退伍后,也毅然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护林员。再后来,刘秀森的儿子刘树春、刘树新也相继接过了治沙护林的接力棒。
现如今,重孙女刘莹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爷爷、父亲走过的道路,回到彰武,成为一名治沙精神的传承者,紧紧追随先辈治沙护林的脚步。
从前的彰武可以说是黄沙漫漫,几代彰武治沙人历经70年的艰苦奋斗,使得生态环境变好,粮食增产增收、农作物种植种类增加,从而使百姓在经济收入上有所提高。
如今,彰武全县林地面积由1949年前的18万亩增长至212.96万亩——这是治沙人书写在沙地上的传奇。
“彰武治沙精神体现在各行各业,正是有着这种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做到不言败、不气馁。”面对记者的采访,刘莹自豪地说。(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