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1:03:14 来源: sp20241123
俯瞰鞍钢矿山生态园。 鞍钢集团供图
大伙房水库。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辽河口湿地景观。 盘锦市委宣传部供图
盛夏时节,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的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游人如织。行走于观光路线上,近岸一侧,翠绿的水稻田生机勃勃;近海一侧,鲜红的盐地碱蓬为滩涂铺上“红地毯”。
作为红海滩的“主角”,盐地碱蓬是湿地上的先锋植物,也是湿地生态的“晴雨表”。“生态环境是景区发展的本底。”盘锦红海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辉说,“潮沟疏通、植被恢复和底栖生物增殖等措施,让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辽宁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贡献辽宁力量。
退养还湿,打造净美海湾
在辽河、大凌河等十几条河流不断冲刷下,河口滩涂逐年增长,岸滩的淤进演变形成辽河三角洲。这里河海交汇,滋养着芦苇、盐地碱蓬等湿地植物,为鸟类提供了栖息、觅食的场所,形成了温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河口湿地景观。
“湿地面积仍在不断增加。”盘锦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生态修复科负责人孙大志介绍,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退养还湿”工程,辽河口湿地焕发生机,生态功能显著恢复。在总面积800平方公里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各类野生动物已达494种。
然而,辽河口区域围海养殖的历史,曾一度造成滨海湿地生态被破坏。盘锦市在2015年全面启动“退养还湿”工程,于2020年实现了滨海湿地所有养殖设施拆除,598户养殖户全部退出,恢复湿地8.59万亩、自然岸线15.77公里。
“随着推土机轰隆声响,1000多个养殖池被推倒平整。”回想当时的场景,孙大志不禁感慨,“就像刮骨疗伤,虽然很痛但值得。”
把养殖池推平也是个技术活,必须让新恢复的湿地与其他湿地连成一体,才能真正解决湿地碎片化的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了摸清养殖池坝高、闸口、土方量等数据,孙大志反反复复跑了多次。随着一片片潮沟被清淤疏浚,湿地植被逐渐恢复,鱼虾开始洄游繁殖,栖息觅食的鸟类不断增多。
滨海湿地的恢复是系统工程,湿地的生态环境也受上游河流水质影响。2021年,辽宁省开始实施为期3年的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山水项目”),以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矿山环境与地质灾害并治、河口湿地景观功能优化、水土流失治理与土地资源利用功能整体提升,实现“山绿、水清、林密、田丰、湖净、苇翠”。
位于辽河口湿地上游的盘锦市螃蟹沟干支流生态修复项目区,如今绿树掩映、湖清花红,成了市民和游客的避暑胜地。可曾经,这里是一片杂乱的芦苇滩,环境脏乱差,污水横流。“以前,夏天路过都得捂着鼻子走,也不敢开窗户。”家住附近的居民李大娘表示,“现在每天茶余饭后,我们老两口都要去螃蟹沟畔散步,既锻炼身体又能欣赏风景。”
通过“山水项目”,盘锦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辽河口湿地的环境越来越好。“修复后的湿地有效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贡献。”孙大志说。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辽宁共修复滨海湿地6948公顷、修复海岸线77公里,“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岸线岸滩整治修复24千米、滨海湿地整治修复1700公顷。
治荒复绿,建设绿色矿山
在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露天矿回填作业区,一辆辆电机车来来往往,将东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渣土运来实施回填覆土,保证边坡稳定;在辽宁同飞矿业有限公司门口,运矿车必须经过全自动洗车平台“洗尘”才能出门,远处的石灰石矿山,一边是台阶式开采,一边已经复垦;在朝阳市建平盛德日新矿业有限公司,电子显示牌上更新着动态监测的扬尘噪声数据……
绿色矿山建设关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也关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矿产资源大省,辽宁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科学统筹、系统推进。”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处长陶春英介绍,“我们一方面摸清全省矿山底数,一方面借鉴其他省份经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了2022年至2024年每年新增省级绿色矿山100家、70%持证生产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目标任务,并构建了包括1个专项规划、2个建设方案、2个管理办法、9个行业规范和考评标准的制度体系。”
“过去厂里都是土路,到处尘土飞扬,我们也是灰头土脸的。现在实行全封闭生产,路硬化了,树也多了,矿区里走一圈,身上还是清爽的。”讲到创建绿色矿山带来的变化,辽宁同飞矿业有限公司职工史毅感受颇深。
近年来,该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设备工艺,并将渣石废料用来生产建筑骨料,实现了变废为宝。如今,4条生产线全部实现数字化控制,还构建了二维地表模型、三维储量模型,科学指导开采和配矿。
“评上绿色矿山,省级财政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而且,绿色矿山创建时可以提取使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绿色矿山开采尾矿可提取矿产品免征资源税……”陶春英介绍,为了激发矿山企业创建积极性,辽宁从土地、矿产、财政、金融等方面,出台了11条切实可行的支持政策。
步入位于鞍山的鞍钢矿山生态园,穿行于爬满葡萄藤蔓的长廊、树木环绕的林间小路,满眼的生机盎然让人很难想象,脚下曾是一座寸草不生的乱石山。
“这里曾是鞍钢矿业大孤山铁矿排岩场,刮起风来2米外就看不到人了。”鞍钢资源有限公司鞍山综合服务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李辉回忆,“生态修复工程是从2004年开启的,当时缺土缺水,我们就把树苗种在装满土的编织袋、柳条筐里,再连筐带树一起放入石头坑内,用可降解袋装满水放在树苗旁边,采用滴灌法浇灌,调配水车来协同喷洒……”如今,生态园里种植4000多棵果树,每逢节假日,许多人前来休闲健身、亲近自然。
辽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复绿,为2025年年底完成废弃矿山治理“清零”夯实基础。去年辽宁完成废弃矿山治理面积14.8万亩,复绿面积10万亩,植树1806.3万株。
截至今年7月,辽宁省绿色矿山总量由2019年初的25家增长至310家,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52家,省级绿色矿山258家,全省持证生产的绿色矿山建成率由2019年底的4.9%提升到2023年底的62.5%。
分区管控,守护“大水缸”
天蒙蒙亮,辽宁省抚顺市社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员闫克亮就出发了。这里是社河汇入大伙房水库的河口,环绕着水库3.8公里长的路,闫克亮每天都要走上3遍,“时时放心不下,我守护的是2300万人的‘大水缸’。”
大伙房水库位于辽宁省东部和中部,是辽宁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总库容量22.68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达5437平方公里,是一座集防洪、供水、农业灌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辽宁省7座城市、一半以上人口供水。
“大伙房水源地的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饮水安全。”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起龙介绍,近年来,辽宁围绕水质稳定、水环境改善、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三位一体工作目标,采取“管、退、治、优、防”5项措施,完成一级保护区退耕还草、封闭围栏建设、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道生态带修复、畜禽养殖场改造升级和湿地建设等8个方面49项重点保护和治理工程建设。
闫克亮家住抚顺市抚顺县上马镇台沟村,村口离湿地公园不足500米。台沟村被定为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后,实施封闭管理、退耕还草等措施,闫克亮当上了管护员,日常负责看护围栏、清理垃圾。“退耕补偿加上管护员工资,让咱吃上了‘生态饭’。”闫克亮说,“生态好了,附近的水鸟越来越多了。”
辽宁实施大伙房水源地分区管控,实现从“环库周边开发”向“搬迁退耕还草”转变、从“库区水环境整治”向“全流域生态治理”转变、从单纯的“污染排放防治”向“环境风险防控提升”转变。
在大伙房水库上游的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隆鑫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内,种植着龙胆草、苍术等中药材。“生态好,中药材品质才好。”合作社理事长于泽朋说,“种植中药材用有机肥,龙胆草烘干后每斤能卖110元,一亩地收入3万多元。”
目前,大伙房水库库区和上游3条入库河流及其流域考核的6个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大伙房水源地保护区水源涵养能力逐年提升。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